產品 | 提前預定時間 | 取消政策 | 原價 | 優惠價 |
---|
產品 | 提前預定時間 | 取消政策 | 原價 | 優惠價 |
---|
克孜爾千佛洞大約始建于3-4世紀,或者更早一些;盛期在6-7世紀;8世紀末吐蕃占據龜茲后逐步廢棄,其相繼營造的時間達五六百年之久。
這座千佛洞已編號的有236個窟,目前窟形尚完整的有135個窟。其中有供僧徒禮佛觀像和講經說法用的支提窟,有供僧徒居住和坐禪用的毗訶羅窟。支提窟中有窟室高大,窟門洞開,正壁塑立佛的大像窟;有主室作長方形,內設塔柱的中心柱窟;有窟室為較規則的方形窟。
毗訶羅窟又稱僧房,多為居室加甬道式結構,室內有灶炕等簡單生活設施。這些不同類型和用途的窟,多呈規律地修建在一起,組合成一個個單元。從配列的情況看,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。這種窟室結構和布局,在我國石窟建筑中較為罕見。
克孜爾千佛洞的塑像和壁畫均繪塑于支提窟內,雖然塑像多已毀壞,但壁畫尚保存約有5000平方米,題材主要為佛傳、因緣和本生故事。此外,反映彌勒說法和僧人習禪的題材也有一定的比重。
與其他石窟相比,克孜爾千佛洞可說是我國修建得較早、現存規模較大的一座石窟寺。它的特殊窟形、壁畫題材和藝術風格,深刻地反映了龜茲佛教的情況,代表了龜茲民族的文化藝術水準,是游覽和研究佛教文化藝術的重要場所。
滿意度99%
相關品牌